标前指导打“底色”。完善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民生项目等前期对接机制,拓展标前“延伸链”。积极推行“主动靠前+窗口前移+流程优化”服务模式,主动与项目业主进行沟通衔接,2024年为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民生项目等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指导、流程引导135次,做实做细项目进场前各项准备工作,做到早安排、早衔接、早部署、快行动,确保项目交易规范、高效、有序进行。
标中管理显“成色”。以精减流程、提升服务为目标,深入推行“网上办、马上办、简化办”,严控标中管理“程序链”。对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民生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专人对接、容缺受理、优先办理、快速办结,累积缩短交易周期45个工作日,切实做到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民生项目交易零等待。2024年常态化开展“不见面开标”68宗和远程异地评标3宗,开标“不见面”犹如“面对面”,“远程异地评标”犹如“面对面交流”,交易服务更便捷、交易过程更可信、交易数据更安全。
标后服务增“亮色”。持续开展跟踪回访服务,筑牢标后“保障链”。评标结束后“项目服务官”及时审核发布项目中标结果信息、收集归档交易所需材料、跟踪回访各交易主体诉求,实行项目全流程闭环管理。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开展联合检查,跟踪了解合同签订、项目进度、资金拨付、履约验收、违规违约等情况。扎实开展“转作风、强担当、促落实、树形象”作风整治活动,主动征求收集交易各方主体意见建议4条,进一步增强服务宗旨、优化服务流程、改进服务作风、提升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