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推动全程电子交易。依托数字交易平台,实现项目从受理委托、编制文件、发布公告、接受报名、组织开评标、进场登记、标室预约等环节全部网上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截至目前,完成电子化交易项目398个,成交金额12079.53万元,节约财政资金2001.95万元,节资率达14.3%。
二是实现交易信息共享。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合作,扩大数字证书互认范围,实现交易数据信息互联互通互融共享,常态化开展远程异地评标。目前可与省内眉山市、达州市等地,省外重庆、广西、山东、湖南等地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实现跨区域专家资源共享。
三是规范电子档案管理。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全过程电子文件资料管理,按照“一项一档”要求,将交易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元数据、操作痕迹数据、音视频等数据全部整合在电子档案中,长期保存。截至目前,已建立项目档案104个、电子档案80个、音视频档案8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