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武胜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组织召开政府采购项目质疑问题防范与快速处置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为今年实施的“政府采购项目质疑问题防范与快速处置课题研究”开好了局,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践行全市公共资源交易“规范提质年”作出探索实践。
近年来,随着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更加公正透明,项目质疑投诉渠道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低,项目评审结果质疑投诉呈上升趋势。为此,武胜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组织力量成立课题研究组,对政府采购项目质疑问题防范与快速处置开展专题研究。此次研讨会,聚合武胜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近年来对质疑项目的深入研究分析,以头脑风暴形式碰撞出了质疑处置新智慧,初步形成了课题研究的路径和构建更加公正阳光的交易环境的工作方法。
一是防范为先,筑牢质疑问题“防火墙”。安排专人服务。采取专人点对点对接服务,保障项目标前指导与后续跟踪服务,确保信息不断档、不错位。落实内控提示。事前提醒采购人健全内控制度,明确风控要求及处理流程,减少源头问题发生。紧盯服务重点。指导采购人严控资格、技术要求和服务内容。重点防范:资格要求过高、限制供应商准入,技术要求简略造成采购质量不高,技术要求过高引发豪华采购和倾向性、排他性条款植入等。探索智慧编审。引导采取专业力量编制+AI审核的办法,审查采购需求的合规性,借助人工智能技术,防范触发负面清单中的风险。
二是审核从严,织密文件编审“安全网”。多级文件编审。根据项目金额大小、重要程度、复杂程度等因素,采取最高5级审核办法,从严把关采购文件合规性审查。建立风险提示。对采购人抵触排他性条款删改、采购标准擅自拔高、外部干扰复杂等情况,及时向采购人发出风险提示,直至障碍排除。落实阳光监督。全程公开监督部门、采购人、代理机构等联系方式,将质疑投诉渠道晒在阳光下。严格履职复核。明确采购人和代理机构工作人员共同参与评审结果复核,对拟成交候选供应商和未通过资格审查和符合性审查、报价较低、客观分不一致、评分畸高畸低,以及无效处理的投标(响应)文件进行重点复核。
三是处置规范,夯实问题解决“基本盘”。明确职责。强化交易监督股对项目质疑受理和投诉协助的重要职责,建立项目质疑办理制度,规范处置流程。限时办理。对收到的项目质疑,于受理当日向被质疑人函告;对涉及多方力量参与研判的,2日内完成研判;一般质疑答复不超过4个工作日,特别复杂的不超过7个工作日,严禁超期答复。对质疑成立的,庚即启动下一步程序。分类办理。对采购文件、评审过程质疑的,会同采购人和代理机构人员集中研究;涉及评审委员会的,第一时间召回,实行三方会审。对采购结果涉及中标(成交)供应商质疑的,于受理当日向相关供应商发送电子邮件、电话等快捷方式告之,同步邮政快递公函,要求及时澄清说明。规范核查。通过法律法规文件查询、政府官网搜索、政府相关部门函询等方式,全方位核实质疑依据的合法性。
四是联动多措,汇聚多方协作“向心力”。落实会商制度。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邀请财政、采购人和供应商代表进行研讨会商,解析质疑项目根源,研判质疑倾向,研究质疑内容合法性、回复纠纷处置等。助力能力建设。依托“三进”志愿服务,向采购人开展送技术、送政策上门服务;组织开展“如何当好采购人代表”专题培训(已纳入二季度计划)、复核人现场实操指导等,多方助力采购人业务能力提升。建立调解机制。认真研判质疑合法性,对不违反法律法规或评审程序等非实质性失误或轻微问题的,采取耐心沟通、法律顾问支持、现场答疑等方式化解矛盾,减少质疑升级。开展质量考评。对质疑或投诉成立的,落实责任认定,属于交易流程环节问题的,明确处罚措施,以切实增强履职责任。建立信息库。建立质疑问题项目库、问题库、质疑人名单库,分类归集,定期分析,对长期恶意质疑且投诉不成立的质疑人报财政部门处置,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