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交易“阳光透明”。依托省市电子交易平台,实现12个关键环节全程“线上办理”,电子化覆盖率保持100%。实行全类项目开评标“全程留痕”、档案“全链追溯”,筑牢交易透明安全防线。打破地域壁垒,协助推动移动数字证书跨省互认政策落地,与重庆合川、河南宜阳等地跨省异地评标4宗。
(2)惠企减负“可感可及”。严格执行“五减”政策,非中标单位保证金“T+0”退还,退还时限压缩至4小时以内;推动小微企业价格扣除政策“零折扣”落地,预留采购份额比例提升至年度预算总额的45%,累计纠正市场准入限制性条款23处。
(3)服务质效“拓展升级”。开设重大项目“极速通道”,推行“周末不打烊”、容缺受理等措施,平均办理时限压缩40%。创新交易主体“五色”身份管理,规范交易现场各方主体交易行为,服务满意度达96%以上。
(4)制度机制“向新突围”。修订保证金、电子档案管理制度,新增2条风险防控条款,推进“无纸化”交易全覆盖,以制度创新护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建立“数字素养提升”专项培训机制,持续打造“2+3”志愿服务品牌,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